![]() 防执行元件位移的换向阀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执行元件位移的换向阀,壳体和阀芯;壳体内设置有高压油口和两个不同的工作油口;壳体上设置有两个滑孔,阀芯套设在两个滑孔内;阀芯向左或向右滑动,打开其中一侧滑孔,以使高压油口与其中一个工作油口相连通;阀芯上分别与两个滑孔相接触的面为肩台密封面;两个肩台密封面的边缘上均设置有导油孔,阀芯内还设置有导油通道;两个导油孔通过所述导油通道相互连通;阀芯位于中间状态时,两个导油孔分别与两个工作油口相连通。由于阀芯内设置有导油通道;在停机状态中,一旦一侧的工作油口内油压过高,即可通过导油通道均压至另一工作油口,从而避免和改善执行元件位移偷跑的现象,故能有效的保证换向阀的中立位置的稳定可靠。 公开号:CN214331566U 申请号:CN202120042777.XU 申请日:2021-01-08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彭敏;翁明堂 申请人:Hydraulik Power Co ltd; IPC主号:F16K11-07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制造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防执行元件位移的换向阀,属于液压设备制造技术领域。 [n0002] 换向阀作为控制油路通断和换向的一种液压元件,应用非常普遍。常见的换向阀为滑阀式结构,其阀芯在阀体内滑动,通过切换阀芯换向,使得不同油口之间连通或者关闭。 [n0003] 现有技术中,执行元件的作动大多采用滑阀式换向阀控制,当换向阀在中立位置时,执行元件则停止作动;由于滑阀式换向阀结构原因,当换向阀长时间处于中立位置时,换向阀的进油口的高压油会渗到两边的工作油口进入到执行元件内,造成执行元件的位移偷跑,那么对执行元件有严格位移要求的应用场合就不太适合了。 [n0004] 因此,现有技术中亟待一种可防止阀芯长时间处于中立位置时,由于高压油渗透造成执行元件缓慢位移的换向阀。 [n0005]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防执行元件位移的换向阀,通过导油通道连接两个工作油口,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换向阀在中位状态下由于一侧工作油压过高造成执行元件缓慢位移的技术问题。 [n0006]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执行元件位移的换向阀,包括:壳体和阀芯;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高压油口和两个不同的工作油口; [n0007] 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两个滑孔,所述阀芯套设在两个滑孔内;所述阀芯向左或向右滑动,打开其中一侧所述滑孔,以使所述高压油口与其中一个所述工作油口相连通; [n0008] 所述阀芯上分别与两个所述滑孔相接触的面为肩台密封面;两个所述肩台密封面的边缘上均设置有导油孔,所述阀芯内还设置有导油通道;两个所述导油孔通过所述导油通道相互连通; [n0009] 所述阀芯位于中间状态时,两个所述导油孔分别与两个所述工作油口相连通。 [n0010] 如上所述的防执行元件位移的换向阀,其中,所述肩台密封面上还设置有环形油槽; [n0011] 所述阀芯位于中间状态时,每个所述环形油槽分别与两个所述工作油口相连通。 [n0012] 如上所述的防执行元件位移的换向阀,其中,所述换向阀上还设置有回油口,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为回油腔,两个所述回油腔分别与所述回油口相连。 [n0013] 如上所述的防执行元件位移的换向阀,其中,两个所述肩台密封面上还设置有多个润滑油槽。 [n0014] 如上所述的防执行元件位移的换向阀,其中,所述高压油口的前端设置有液压泵;所述工作油口的前端分别和换向油缸的两端相连。 [n0015] 如上所述的防执行元件位移的换向阀,其中,所述壳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电磁铁,两个所述电磁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阀芯的两端相接触。 [n0016] 如上所述的防执行元件位移的换向阀,其中,所述电磁铁上均有驱动杆,所述电磁铁通过所述驱动杆与所述阀芯的端部相连; [n0017] 所述驱动杆与所述阀芯之间还设置有预紧弹簧。 [n0018] 本实用新型的防执行元件位移的换向阀,当驱动等面积的执行元件时(如双作用双出杆油缸,油马达等),由于阀芯内设置有导油通道;在停机状态中,一旦一侧的工作油口内油压过高,即可通过导油通道均压至另一工作油口,从而避免和改善执行元件位移偷跑的现象,故能有效的保证换向阀的中立位置的稳定可靠。 [n0019]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执行元件位移的换向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n0020] 图2为图1中M局部放大示意图; [n0021] 图3为图1的向左换向状态下剖面结构示意图。 [n0022]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执行元件位移的换向阀可以采用以下材料制成,且不限于如下材料,例如:阀芯、液压配套系统、电控装置等常用组件。 [n0023]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执行元件位移的换向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n0024] 图2为图1中M局部放大示意图;并结合图3。 [n002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执行元件位移的换向阀,包括:壳体1和阀芯2;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高压油口P和两个不同的工作油口(A和B); [n0026] 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两个滑孔,所述阀芯2套设在两个滑孔内;所述阀芯2向左或向右滑动,打开其中一侧所述滑孔,以使所述高压油口P与其中一个所述工作油口A或B相连通;向左则P与A相连通,向右滑动则P与B相连通,从而将高压油导至该工作油口,进而执行换向动作。 [n0027] 一般情况下,高压油口P与液压系统中的液压泵7相连,用于通过高压油管P释放高压的液压油。 [n0028] 两个工作油口A和B分别与执行元件(换向油缸6)的两端相连,以便于通过进出油管进行执行换向动作。 [n0029] 回油口T一般与液压油箱相连,以便于执行元件的非工作侧排出低压油至油箱。 [n0030] 如图2,所述阀芯2上分别与两个所述滑孔相接触的面为肩台密封面;两个所述肩台密封面的边缘上均设置有导油孔21,所述阀芯2内还设置有导油通道22;两个所述导油孔21通过所述导油通道22相互连通;导油通道22一般为盲孔加工而成,盲孔的两端均密封,避免导油通道22与其它处相连。 [n0031] 所述阀芯2位于中间状态时,两个所述导油孔21分别与两个所述工作油口相连通。 [n0032] 本实用新型的防执行元件位移的换向阀,当驱动等面积的执行元件时(如双作用双出杆油缸,油马达等),由于阀芯内设置有导油通道;在停机状态中,一旦一侧的工作油口内油压过高,即可通过导油通道均压至另一工作油口,从而避免和改善执行元件位移偷跑的现象,故能有效的保证换向阀的中立位置的稳定可靠。 [n0033] 本实施例的防执行元件位移的换向阀,其中,所述高压油口P的前端设置有液压泵;所述工作油口的前端分别和换向油缸6的两端相连。 [n0034] 一般情况下,所述壳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电磁铁,两个所述电磁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阀芯2的两端相接触。 [n0035] 具体的,所述电磁铁上均有驱动杆9,所述电磁铁通过所述驱动杆9与所述阀芯2的端部相连; [n0036] 所述驱动杆9与所述阀芯2之间还设置有预紧弹簧8。预紧弹簧8能够使阀芯在不受到外力的情况下,保持中立位置不动。 [n0037]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阀芯2安装在壳体1的轴向通孔内,并可左右滑移;高压油口P连接液压源;当阀芯两端没有电磁力、液压力等外力作用时,阀芯在两侧弹簧8的作用下处于中立位置,此时高压油口不通;当某一侧工作油口受外力干扰导致压力波动时,由于阀芯与换向阀阀体为滑动配合,少量的液压油会通过导油通道流动至另一工作油口出去,使两个工作油口的油压均衡,还能够避免油缸发生偷跑和位移。 [n0038] 另外,由于阀芯与阀体为滑动配合,内泄的油液会流到工作油口内,通过导油通道,两个工作油口油压均衡,可防止油缸发生位移和偷跑。 [n0039] 本实施例的防执行元件位移的换向阀,如图2,所述肩台密封面上还设置有环形油槽20;所述阀芯2位于中间状态时,每个所述环形油槽20分别与两个所述工作油口21相连通。 [n0040] 如图3,本实施例的防执行元件位移的换向阀,其中,所述换向阀上还设置有回油口T,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为回油腔,两个所述回油腔分别与所述回油口T相连。 [n0041] 换向阀工作过程中,其中一个工作油口打开,另一工作油口则自动回油,将低压油排放至油箱内。 [n0042] 本实施例的防执行元件位移的换向阀,其中,两个所述肩台密封面上还设置有多个润滑油槽23。 [n0043] 由于润滑油槽23的大部分与滑孔的密封面对应,所以阀芯受到了油压的悬浮支撑作用,降低了阀芯运动的摩擦力,降低了阀芯的液压卡紧力,所以当换向阀长时间处于中立位置需要换向时能正常换向。 [n0044] 同时,本实用新型的防执行元件位移的换向阀,使换向阀在非工作状态下保持执行元件两侧的工作油口压力均等,避免了执行元件位移偷跑的风险,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工作寿命,提升了最终产品的品质。 [n0045]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防执行元件位移的换向阀制作成本不高,结构设计紧凑,构造巧妙,启动停止稳定,使用维护方便,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液压系统的换向动作的实施。 [n0046] 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一些变形加必需的通用技术叠加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简化上位一些重要技术特征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为:整体的作用和结构,并配合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所述的结构。 [n0047]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权利要求:
Claims (7) [0001] 1.一种防执行元件位移的换向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阀芯;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高压油口和两个不同的工作油口; 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两个滑孔,所述阀芯套设在两个滑孔内;所述阀芯向左或向右滑动,打开其中一侧所述滑孔,以使所述高压油口与其中一个所述工作油口相连通; 所述阀芯上分别与两个所述滑孔相接触的面为肩台密封面;两个所述肩台密封面的边缘上均设置有导油孔,所述阀芯内还设置有导油通道;两个所述导油孔通过所述导油通道相互连通; 所述阀芯位于中间状态时,两个所述导油孔分别与两个所述工作油口相连通。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执行元件位移的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肩台密封面上还设置有环形油槽; 所述阀芯位于中间状态时,每个所述环形油槽分别与两个所述工作油口相连通。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执行元件位移的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阀上还设置有回油口,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为回油腔,两个所述回油腔分别与所述回油口相连。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执行元件位移的换向阀,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肩台密封面上还设置有多个润滑油槽。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执行元件位移的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油口的前端设置有液压泵;所述工作油口的前端分别和换向油缸的两端相连。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防执行元件位移的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电磁铁,两个所述电磁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阀芯的两端相接触。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执行元件位移的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铁上均有驱动杆,所述电磁铁通过所述驱动杆与所述阀芯的端部相连; 所述驱动杆与所述阀芯之间还设置有预紧弹簧。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KR100379862B1|2003-04-11|방향 전환 밸브 장치 CN214331566U|2021-10-01|防执行元件位移的换向阀 KR19980703217A|1998-10-15|유압 모터의 구동 장치 JP3549124B2|2004-08-04|カウンタバランス弁 CN113431924A|2021-09-24|防执行元件位移的换向阀 CN214500132U|2021-10-26|可高频切换的换向阀 CN213899453U|2021-08-06|换向阀阀体结构 CN214699327U|2021-11-12|可改善负载作动稳定的换向阀 CN214248394U|2021-09-21|防油缸爬行的换向阀 KR100965041B1|2010-06-21|액츄에이터 제어 장치 CN214331567U|2021-10-01|双路负载比例换向阀 CN113418023A|2021-09-21|可高频切换的换向阀 CN214247839U|2021-09-21|外泄型换向阀 CN214248395U|2021-09-21|调模动作专用换向阀 CN108005982B|2020-06-05|过渡位置无泄漏的大流量电磁球阀 CN203703240U|2014-07-09|电磁阀 CN112833218A|2021-05-25|双路负载比例换向阀 CN113446416A|2021-09-28|可改善负载作动稳定的换向阀 CN112747139A|2021-05-04|防油缸爬行的换向阀 CN112746999A|2021-05-04|外泄型换向阀 CN112747140A|2021-05-04|调模动作专用换向阀 CN112555218A|2021-03-26|换向阀阀体结构 JP3627995B2|2005-03-09|シリンダ降下防止弁装置 CN112797189A|2021-05-14|具有排污能力的换向阀 CN110067875B|2021-04-20|一种大流量高频电磁阀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042777.XU|CN214331566U|2021-01-08|2021-01-08|防执行元件位移的换向阀|CN202120042777.XU| CN214331566U|2021-01-08|2021-01-08|防执行元件位移的换向阀|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